電價不調漲的度數每月只給120度,台電到底是如何算來的?根據台電提報給經濟部的資料顯示,台電只算民生基本生活所需的用電量,並沒有將冷氣用電算進去。
120度電免漲怎算出來的?!不能開冷氣......
這120度用電的算法,包括電冰箱(320公升)、電鍋、抽油煙機、洗衣機、電視機各一,以及電扇兩台、日光燈六盞,再根據每日推估的使用時間,算出每月用電量大約是120度。前述的算法,並沒有冷氣機的用電量,可能會讓很多民眾認為不合時宜,但在台電認為,冷氣用量只在夏天,而且是在都市比較需要,像在山上或鄉下,可能就可以不用吹冷氣。
但台電說,120度只是民生基本生活用電,主要是照顧弱勢民眾的生活,至於一般民生的生活用電,基本上還是應該回歸市場機制,合理反映成本。台電強調,這120度是每個家庭都享受到的優惠電價,例如每月用電量450度的家庭,其前120度電價也是沒有漲價,121度以後的度數才有漲電價。
【2012/04/18 聯合晚報】能源局官員:家庭用電 250~380度才合理
一般家庭每月用電量多少才算合理?由於家庭成員年齡、人數、生活習慣、家中坪數都不同,很難訂出較明確數據,但根據全國家庭平均每月用電量統計推估,一般家庭平均每月用電量應在250度至380度之間,才比較合理。每家用電量差很大,合理用電量應該多少,並無一定答案,計算的前提假設另外還得考量房屋坪數大小、各種家電數量等。
不過,有一種最簡單的推估方式,就是拿全國家庭用電量統計,平均每月用電量在330度以下的家庭用戶占66.75%,在350度以下戶數占70%,經濟部能源局官員認為,一般家庭合理的每月用電量應該在250度至380度之間。
330~350度用戶 全台六、七成
只是如果將電價不調漲的度數拉高至330度或350度,由於這區間的用戶數高達全國所有用電戶數的六、七成,如果這些用戶沒有調漲電價,那麼其他區間的用戶電費則會漲更大,這是台電與經濟部之所以不敢同意的關鍵原因所在。
【2012/04/18 聯合晚報】觀察站∕不食人間煙火的算法
經濟部宣布電價調整方案,用電量120度以下者不調漲電價,看似鼓勵民眾節約用電 ,但卻是口惠實不惠,除非過著類似清教徒生活,一般家庭根本無法達到這麼低的用電量,即使部分人提議不調漲用電度數門檻調整到每月330度,對依賴電器甚深的現代家庭,仍是難度很高的目標;電價漲定了,無論如何節電,民眾勢必多從荷包掏錢出來繳電費,小民都知道能源有窮盡,也想節約能源,只是台電內部尚未改善經營效率、採購合理問題,我們只怕多繳的電費其實也是浪費或補貼在難以監督的黑洞中。
經濟部長施顏祥自己一個月用電不到250度,我們為部長的簡樸生活拍拍手,但是冰箱、電視等家電維持基本運轉的情況下,一般家庭很難將每月用電量控制在400度以內,更何況夏天快到了,家中有老人小孩,更無法像施部長一樣,完全抗拒對冷氣的需求。
總統馬英九出訪非洲,看到友邦孩童趴在地上利用一盞燈寫功課,有感而發台灣人對於用電應該惜福。這些言論看似勉勵大家應該節約能源,但對照政府要全民共體時艱,以達到多元能源目標的同時,住在官邸裡面的大官們,每個月用電量卻高得驚人,難道政府是要老百姓過著山頂洞人的生活?
身為頭家,我們有權要求住在官邸的大官們,請率先節約用電,然後才能要求老百姓也跟著過節約能源的生活,否則是否該考慮放寬不漲電價的範圍。【2012/04/18 聯合晚報】